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有“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之称。初刊于1637年,传到国外被译出日、英、法等多种外国文字。只因“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被“大业文人”弃置案头,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以致湮没失传近300年,直到20世纪才从日本寻回。
《天工开物》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A.文化无处不在 |
B.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
C.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
D.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 |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
C.“事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按照国际一般规定,包装成本不应超过产品出厂价格的15%,超过15%就属于“过度包装”。而现在一些产品包装成本已超出30%。过度包装
①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②降低了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③助长了奢华浪费、畸形消费的不正之风 ④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首先是技术含量高,其次是价格优势。由于公司一切以效益为原则实施严格的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使其远远低于国内同行。 该公司的“技术含量高”与其“价格优势”之间的关系是
A.只要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价格就能降低 |
B.价格优势是提高技术含量的必然结果 |
C.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性能,是形成价格优势的唯一途径 |
D.把技术用于节约产品消耗才能形成价格优势 |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价格居高不下,会使该商品互补品的销量和价格
A.增加、降低 | B.减少、降低 |
C.减少、无法确定 | D.不变、不变 |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图中能正确反映出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变化情况的是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