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诗人艾青在1938年写的《我爱这土地》一诗,完成1—3题。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看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合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人为什么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
                                                                             
2、分析诗中“土地”“河流”“风”“黎明”一组意象的内涵。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长门怨(其二)
李白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秋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1)诗中“愁”的内涵是什么,试作说明。
答:
(2)简要分析“长愁”二字在本诗前两句中具体如何体现。
答:
(3)古人评此诗“独照”二字“无理而妙”,试作具体说明。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②筿:竹子。
(1)诗的颔联描绘了草堂令人陶醉的美景,结合全诗谈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2)请简要分析“狂夫“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虞美人
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注】尊罍(léi),盛酒的器皿。
⑴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对此词人有怎样的感受?请简要分析。


⑵ 清代学者谭献评价这首词说:"后主之词,足当太白诗篇,高奇无匹。"请以"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为例,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唐诗与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送李端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蝶恋花(送祐之弟) 辛弃疾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逢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1) 两首诗词中写一个“孤”字,其内涵与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试加以简要分析。
(2) 两首诗词最后两句都直抒胸臆,但所抒之情与写法上均有区别,试简要说明。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颔联主要运用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第三联写人世悲欢,真切感人。读到此处,你眼前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哪两个字传达了作者此时的情怀?哪两个字又强化了这种情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