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又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华北平原是黄土地,成都平原分布着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完成4—5题。
4.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地区土壤的肥力大小
A.东北的黑土地>华北平原的黄土地江南丘陵的红壤>成都平原的紫色土
B.东北的黑土地>成都平原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红壤>华北平原的黄土地
C.东北的黑土地<华北平原的黄土地江南丘陵的红壤>成都平原的紫色土
D.东北的黑土地>江南丘陵的红壤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地
下图为世界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 | B.都没有结冰期 |
C.汛期都十分明显 |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快 |
各河口三角洲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分析及成灾强度判断正确的是()
A.甲河含沙量大,河道泥沙淤积,河床变浅;河口附近人口多。成灾强度最大 |
B.乙河支流多,上游来水量大;多台风,降水强度大。成灾强度最大 |
C.丙河支流多且南北对称,径流量最大;三角洲地势低平。成灾强度最大 |
D.丁河流域内降水集中;三角洲地势低平;人口多;河口有海潮顶托。成灾强度最大 |
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口 | B.径流量 | C.地形 | D.经济 |
下图所示为“回归线沿线的海陆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海域最不可能的是 ( )
A.北太平洋 | B.北印度洋 |
C.南印度洋 | D.南大西洋 |
如果a、c沿岸国家分别为澳大利亚和智利,则该海域 ( )
A.属西半球 | B.属印度洋板块 |
C.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 D.0°经线通过 |
有关a、c沿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c沿岸分布着热带荒漠 | B.a沿岸不可能有热带雨林分布 |
C.c处投下漂流瓶不可能在a处找到 | D.a、c沿岸都有大范围渔场 |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A.西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东南方向 |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 ( )
A.南方 | B.北方 | C.西北方 | D.东南方 |
从X地到P地经过 ( )
A.东、西两半球 | B.西半球 |
C.东半球 | D.南、北两半球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图中关于P点的位置,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
B.P点的纬度是20°N,经度是15°E |
C.P点位于东半球 |
D.P点位于北半球 |
下列日期中,P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A.元旦 | B.中国植树节(3月12日) |
C.秋分 | D.世界环境日(6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