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X的单质及X与Y形成的化合物能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发生转化。则X为
A.当n=1时,X可能是C | B.当n=1时,X可能是N2 |
C.当n=2时,X可能是S | D.当n=2时,X可能是Fe |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 |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 |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反应不变 |
常温下,0.1 mol·L-1的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01 mol·L-1HA的溶液中c(H+)=1×10-4mol·L-1
B.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A-)>c(OH-)>c(H+)
C.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则c(OH-)-c(H+)<c(HA)-c(A-)
D.pH=3的HA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按体积比110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OH-)+c(A-)=c(H+)+c(Na+)
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常数(Ka、Kb)、溶度积常数(Ksp)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 |
B.Ka(HCN)<Ka(CH3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 |
C.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BaSO4沉淀,则Ksp(BaSO4)>Ksp(BaCO3) |
D.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Ka、Kb)变大 |
常温下,对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和体积的强碱和强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一定等于7 |
B.在NaHCO3溶液中,c(CO32—)>c(HCO3—) |
C.在有AgCl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c(Ag+)减小 |
D.将pH相等的CH3COONa和Na2CO3溶液稀释相同倍数,CH3COONa溶液的pH较大 |
在恒温恒压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SO2和2 mol O2,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 ΔH<0。2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生成SO2为1.4 mol,同时放出热量Q kJ。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该条件下,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为65.3 |
B.若反应开始时容器体积为2 L,则有v(SO3)=0.35 mol/(L·min) |
C.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压绝热条件下”反应,平衡后n(SO3)<1.4 mol |
D.若把“恒温恒压下”改为“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放出热量大于Q 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