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联告同胞书》中说:“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应归于
A.学生罢课 | B.商人罢市 |
C.工人罢工 | D.工商学的联合斗争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君主“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以为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故“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黄宗羲
A.痛恨君主专制 | B.反对儒家学说 |
C.鼓吹君主集权 | D.倡导君主立宪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自朱熹评注的儒家经典成为文职人员考试的根据以后,理学成为直到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造成理学成为“19世纪末叶以前帝国官方的正统观念”的原因是( )
A.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 |
B.促使学术思想自由发展,有助于中国文明的传承 |
C.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
D.提出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
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 )
A.朱熹 | B.王阳明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
以下是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由图可知,宋以后烈女人数增加较快,这跟下列哪一史实联系最为紧密()
A.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 B.明清出现进步思潮 |
C.商品经济的发展 | D.专制皇权的加强 |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
A.“人伦者,天理也” |
B.“存天理,灭人欲” |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