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深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为此他
| A.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 | B.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
| C.在周边设置羁縻府州 | D.册封少数民族的首领 |
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的需要 |
| 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 | D.适应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需要 |
2008年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封面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材料中所说“后美国时代”的定位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已全面衰落 | B.世界和平已成为主流 |
| C.多极化趋势加强 | D.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 |
1990年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六条”中苏共的领导地位时,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1991年在全联邦围内取消共产党时,也没有工人、 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说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政治路线错误,社会思想极度混乱 |
| B.苏共特权滋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
| C.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支持 |
| D.管理体制僵化,漠视民众切身利益 |
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 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 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 |
| 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 |
| 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 |
| D.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
“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
|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