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又是植物扎根立足的场所。我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华北平原是黄土地,成都平原分布着紫色土,江南丘陵分布着红壤。据此完成4—5题。
4.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说明
A.植物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影响巨大 D.空气的氧化作用是土壤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地区土壤的肥力大小
A.东北的黑土地>华北平原的黄土地江南丘陵的红壤>成都平原的紫色土
B.东北的黑土地>成都平原的紫色土江南丘陵的红壤>华北平原的黄土地
C.东北的黑土地<华北平原的黄土地江南丘陵的红壤>成都平原的紫色土
D.东北的黑土地>江南丘陵的红壤成都平原的紫色土>华北平原的黄土地
图甲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乙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甲中对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
|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
| C.丙地晴朗,受气旋影响 |
|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
图乙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甲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A.①-甲②-乙 |
| B.①-乙②-丙 |
| C.①-丙②-丁 |
| D.①-甲②-丁 |
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天气频现。请结合某年初冬某日雾霾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次雾霾天气分布的一般特点是()
| A.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 |
| B.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最为严重 |
| C.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地区,各地能见度都很差 |
| D.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辽中南地区最为严重 |
当日,滚滚雾霾漂洋过海,使日本局地的天空呈现朦胧感。促使雾霾东行的动力可能是()
| A.千岛寒流 | B.日本暖流 |
| C.东北季风 | D.西北季风 |
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地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读“美国本土附近海域的伞式洋流发电站示意图”,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能是()
①暖流 ②寒流 ③大洋东侧 ④大洋西侧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普尔河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上。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河流()
| A.由北向南流 | B.该河流易出现春汛 |
| C.航运价值大 | D.以雨水补给为主 |
该河流开发力度不大的原因是()
| A.自然条件恶劣,市场需求有限 |
| B.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 |
| C.地形平坦,水能资源匮乏 |
| D.经济欠发达,技术力量薄弱 |
昌克罗十三塔位于秘鲁沿海沙漠地带的一座矮山山顶,呈南北方向排列,每座塔的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观测点。2013年6月20日6时28分(地方时),人们在Q观测点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2013年夏至日为6月21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要想在一年中的另外一天在Q观测点也能看到太阳在M点方向的地平线上,则这一天最可能为()
| A.3月23日 | B.12月24日 |
| C.12月20日 | D.6月22日 |
下列关于昌克罗地区在该观测日之后的未来两个月内的昼夜长短状况及正午时十三塔影子长短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逐渐变长 |
| B.昼短夜长先变长后变短 |
| C.昼长夜短逐渐变短 |
| D.昼短夜长先变短后变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