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签订的《洛迦诺公约》
①是对凡尔赛体系的又一次调整 ②它彻底解决了欧洲的安全问题 ③它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关系 ④是德国恢复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一步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③ |
【原创】《山乡巨变》中的亭面糊与老婆的一段对话,他老婆说:“搭帮共产党,好不容易分了几丘田,还没有作热,又要归公了。”他说:“这不叫归公,这叫入社。我问你,我们单干了一世,发财没有?还不是年年是个现路子,今年指望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这段话最有可能是什么时期的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 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
|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
|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
| 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 |
孔子日:“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这表明孔子主张
| A.省刑慎刑 | B.先礼后刑 |
| C.废除刑法 | D.刑罚得当 |
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
| A.无为而治 | B.礼法并用 |
| C.礼乐仁政 | D.严刑峻法 |
2014年9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纽约参加了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其演讲的主要内容是日本奋力要求“加入常任理事国。”安倍曾称,“为使联合国顺应21世纪时代变化进行相应改革,日本愿意发挥带头作用。”演讲中安倍表示,“一旦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一定会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安倍的言论表明日本
| A.发挥带头作用推动联合国改革 | B.勇于承担国际责任 |
| C.谋求与经济相适应的政治地位 | D.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