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
C.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A.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B.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C.仍然主张君主立宪制
D.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俄国著名学者在《独立报·三个列宁》中说:“十月革命的列宁在思想和行动上完全以阶级观点为依据。新经济政策时的列宁越来越不像马克思主义者,而是渐进的‘改良主义者’”。导致列宁思想发生转变的原因是()

A.应对国内外敌人进攻 B.原有的经济政策过时
C.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 D.建立计划经济新体制

毛泽东在1949年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容许其存在和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毛泽东主张建国后()

A.奖励发展资本主义实业 B.资本全部收归国有
C.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D.实行“节制资本”的政策

1918年12月,陈独秀指出,对外,“人类平等主义,是要欧美人抛弃从来歧视颜色人种的偏见”;对内,“抛弃军国主义,不许军阀把持政权”。这表明当时陈独秀()

A.已认识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B.已实现向马克思主义者的重大转变
C.已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已经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组建工作

有人将下面漫画中端坐者的现实活动归纳为:溜之大吉→反咬一口→为人打工。对其后列强侵华权益的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拉开瓜分中国的序幕
B.外国军队长期驻扎在华战略要地
C.列强在华设厂开始取得合法化
D.外国军舰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