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 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
|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
|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
|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推行的目的不包括()
| A.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 |
| B.保障个人和家庭的高收入 |
| C.保障经济运行的安全 |
| D.保障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
1933-1936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蓝鹰标记的目的是为了()
| A.调整农业 | B.调整银行金融业 | C.复兴工业 | D.社会保障救济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确立并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改善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 D.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 |
1989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
| B.“一五”计划时期 |
| C.“大跃进”时期 |
|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
对1956—1966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
| B.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
| C.走了不少弯路,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 |
| D.只有成功没有失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