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日本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是为了( )
A.实现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
B.加入帝国主义侵华的行列中 |
C.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
D.解决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
日本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主要是为了()
A.分割、压缩根据地 | B.摧毁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 |
C.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 D.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 |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主要针对()
A.日本帝国主义改变侵华方针 | B.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 |
C.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破坏抗战 | D.国民政府政策重心发生变化 |
针对日军的“大扫荡”,抗日根据地军民执行的作战方针是()
A.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B.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 |
C.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
D.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 |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和丝通过通商口岸大量出口,其客观进步作用表现在()
A.使中国的关税收入大增 | B.使农民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
C.使清政府贸易逆差得到扭转 | D.使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增强 |
近代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最早始于下列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A.《南京条约》 | B.《黄埔条约》 |
C.《望厦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