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3-4题。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蝉 虞世南
垂诿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两首诗分别写了“菊花”“蝉”两种事物,那么作者的用意就是描情摹态吗?
4.在两首诗里,作者的形象是如何显露出来的?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
这是一首蕴含着丰富而高雅理趣的写景诗。你觉得这首诗蕴涵怎样的哲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词乃辛弃疾削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期间所写。雨岩位于江西永丰县西二十里的博山脚下。作者是如何写清溪的?请结合诗句做具体分析。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①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②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③尘!
注释:①于武陵,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②翠楼,泛指富贵人家。③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第二联中的“寒涧”一词有什么作用?
作者借“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两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请举例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
古代诗歌阅读
太常引辛弃疾
健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青光更多。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就其中的两种手法进行简要赏析,并说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散文家梁衡在《把栏杆拍遍》一文中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不是用墨来写,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结合本词内容,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诗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手法多样,请举出其中一种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