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沁园春·长沙》,然后回答第2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2.请从词的上下片中各找出一个起领起作用的字,并简要阐明它的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乙亥岁除渔梁村
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是农历乙亥年。这年十月,秦桧死了,在舆论压力下,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打击迫害的官员。作者也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颈联在写景上有什么特点?
这首诗的颔联与尾联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习题。
秋 望
(明)高启
霜后芙蓉落远洲,雁行初过客登楼。
荒烟平楚苍茫处,极目江南总是秋。
“雁行初过客登楼”中,“雁”这个意象起到什么作用?
这首诗的结语中“总是秋”三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颈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沁园春·孤馆灯青①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②。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③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注释:①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为接近亲人,向朝廷请求到密州任职,得准改任密州知州,该词为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早行途中所作。②漙漙,音tuán,露水多貌。③“二陆”,指西晋陆机、陆云兄弟。他们“少有异才,文章冠世”。
词的下片空白处应填入的诗句,最恰当的是

A.功名未立 B.胸中万卷 C.叹流年已逝 D.犹欠封侯万里哉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有人认为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有人说此词的基调是乐观豁达的,结合词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红叶
风,把红叶,
掷到脚跟前。
噢,秋天!
绿色的生命也有热血,
经霜后我才发现……
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前两句写出了秋风劲吹、枝叶稀疏之状,是一幅简洁的秋景秋色图,从这个图景中看不出诗人明显的爱憎。
B.诗中“噢”字以下道出了诗人的领悟:已是深秋,并点明对此景有独特的感受。
C.此诗迥异于他人的新发现在于“绿色的生命有热血”,即赋予绿色以生命、和平、蓬勃生长之意。
D.诗的末句虚实兼备,既写了树叶经霜变红的事实,也喻指作者经受了风吹雨打、霜欺雪压的考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