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科学体系的标志是(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D.党的十五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邓小平理论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对某部文学作品的评价:它大胆地运用了与荒诞的内容相适应的荒诞不稽的舞台形式,打破了传统模式,体现了强烈的艺术创新精神。该作品是()

“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阐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阐述了宗教改革的原因 D.阐述了启蒙运动的原因

在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002余公里,增长迅速,其资本构成见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交通运输完成近代化
②清政府重视铁路交通事业
③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输出加剧
④政府禁止民间资本参与铁路修筑

A.①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原创】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针对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之所以有相权关系的处理,最为主要的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丞相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而不得不作出调整”,当然这也可以说是“皇帝一厢情愿的结果”。以下对题干材料观点的理解和认识,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不可否认,丞相曾经为皇帝分担了诸多国务
B.丞相对朝廷的作用越来越小,所以作出调整
C.丞相“位高权重”与皇权专制发生严重冲突
D.丞相地位的变化,折射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一学说是()

A.阴阳五行学说 B.大一统学说
C.仁政学说 D.天人感应学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