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地位和意义在于( )
①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②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高度概括,发展并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党的建设理论 ③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④是我们党的根本思想路线
| A.①②③ |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 D.①②③④ |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
|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指出:1952年至1956年4年间,北京大学的科研项目有100项,1956年至1957年有400项。1958年8月1日开始算起,只用了40天的时间,科研成果就达到了3406项,其中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的有119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有981项。这表明()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B.“双百”方针推动了科技发展 |
| C.科技领域出现了“大跃进” |
| D.科技工作者具有非凡创造力 |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
|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
|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
|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
|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
民国十四年《革命》半月刊刊登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该文章()
|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
| B.用阶级分析法研究中国社会 |
| C.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 D.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
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纲领时说:“它直接提出群众生活状况及群众斗争问题,热烈地同情被剥削的劳动者,相信他们是正义的和有力量的。”这一评价针对的是孙中山主张中的()
| A.驱除鞑虏 | B.恢复中华 |
| C.创立民国 | D.平均地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