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措施的相同点是( )
| A.减轻对农民的经济剥削与人身控制 |
| B.对统治阶级利益进行一定抑制 |
| C.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 |
| D.改变税收的标准与方式 |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全人格的觉悟”指的是
| A.维新思想 | B.辛亥革命 |
| C.新文化运动 | D.马克思主义 |
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该纪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年份 |
纪事 |
| 1918年 |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
| 1932年 |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
| 1937年 |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
| 1938年 |
香港版出刊 |
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B.《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C.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摧残了中国的新闻事业
D.《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种现象说明
|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
| B.洋务运动达到高潮 |
|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
|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
下图是1950~1956年我国工业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情况(以工业总产值为100,不包括手工业),对其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和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
| B.标志着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 |
|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基本奠定 |
| D.资本主义工业所占比重逐渐缩小,直到最后消失 |
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镇压太平天国的李鸿章、曾国藩等发起了洋务运动。这种殊途同归的历史现象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开始了全面的近代化历程 |
| B.向西方学习以摆脱危机的发展趋势 |
| C.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 |
| D.两个政权都推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