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
显错误,它是
A.A—B段 |
B.B—C段 |
C.C—D段 |
D.D—E段 |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说“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的性质”,并用如下图表来说明。下列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
A.①马丁路德教 ②君主专制 ③贵族社会 |
B.①清教 ②君主专制 ③贵族社会 |
C.①加尔文教 ②贵族社会 ③君主专制 |
D.①清教 ②新贵族政治 ③君主专制 |
下图是某纪念馆的标识,下列文献最适合选入该馆展示的是
①《北大西洋公约》
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宣言》
③勃列日涅夫手稿
④《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①④ |
唐人孙樵在《读开元杂报》一文,“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某日,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宋人赵升《朝野类要》记载,“朝报……每日由门下后省编定,请给事判报,方行下都进奏院报行天下”。从材料可知,下列属于我国古代报纸功能的是
①记录皇帝的言行②记录朝廷的事务③发布中央信息④反映地方民情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辛亥革命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方镇》中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主张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 B.扩大地方权力,限制中央集权 |
C.深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 | D.设方镇以克服郡县制度的弊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