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Ba2+、Cl-、SO42- | B.Ca2+、HCO3-、Cl-、K+ |
C.Mg2+、Ag+、NO3-、Cl- | D.H+、Cl-、Na+、CO32- |
工业上电解法处理含镍酸性废水并得到单质Ni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 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②氧化性: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
A.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 4e—= O2↑+2H2O
B.电解过程中,B中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少
C.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
D.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将质量为W1 g的钠、铝混合物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金属没有剩余,溶液澄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1 L。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浓度为a mol/L的盐酸,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逐渐溶解,当沉淀恰好消失时所加盐酸体积为V2 L,将溶液在HCl气氛中小心蒸干得固体W2 g。下列所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35.5a=(W2-W1)/V2 | B.n(Al)>![]() |
C.n(Na)+3n(Al)=![]() |
D.aV2=![]() |
含有砒霜(As2O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若砷的质量为1.50 mg,则
A.被氧化的砒霜为l.98 mg | B.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 |
C.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 | D.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A |
已知短周期元素A、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X、Y、Z、W。A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常温下X、Z、W均可与Y反应,0.1 mol/L X、Z、W溶液的pH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X,Z,W对应的A,C,D的原子序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离子半径大于A的离子半径
B.C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D的氢化物的稳定性
C.X、W两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B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将9.0g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100 ml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剩余4.8g金属;继续加入100 mL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l.12L NO。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与100 mL稀硝酸反应后剩余4.8g金属为铜和铁 |
B.反应前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 |
C.若向上述最后所得溶液中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还可得到标准状况下1.12L NO |
D.原混合物中铜和铁的物质的量各为0.075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