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是儒家传统的核心要义之一,在专制等级社会,“忠”往往意味着臣子无条件效忠皇帝和儿女无条件服从父母。但在今天,“忠”多指忠于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忠”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表明
| A.经济利益影响人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
|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
|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因人而异 |
|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相对独立性 |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逊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上述观点说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
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2013年10月10日晚北京时间19点准时公布,本次获奖者是加拿大作家爱莉丝·门罗。 她的作品多以女性为中心,聚焦于加拿大普通小镇的生活经验,探索普通女性复杂的心理与情感世界,在冷静、精致的叙事中,给读者带来阅读与心灵的震撼。这说明()
| A.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
| B.丰富的情感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动力 |
| C.民间文化元素是文学创作的源泉 |
| D.文化是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
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 年的印刷术、1750 年的蒸汽机、1950 年的晶体管会带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 打印将在未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
| 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
|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 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 |
| 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
禅悟人生——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依旧是山,看水依旧是水!”这体现的哲理是
| A.认识因其形象具体而具有直观性 | B.认识因其最终回归而具有重复性 |
| C.认识因其不断变化而具有不确定性 | D.认识因其循环上升而具有深刻性 |
“世界无车日”活动节约的能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