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江南丘陵某地的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图。分析回答: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与此相关的原因是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樵采 | D.过度养殖 |
该地区可能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土壤盐碱化 ③沙尘暴 ④洪涝灾害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绿洲农业 | B.大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栽植兴安落叶松 | D.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
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 | 终年炎热 | B. | 冬暖夏凉 |
C. | 终年寒冷 | D. | 冬冷夏热 |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
A. | 根系不发达 | B. | 叶质坚硬,树皮厚 |
C. | 板状根大,树干长 | D. | 叶面宽大,多气孔 |
3.赞比西河在维多利亚瀑布以上的河段为河流上游,该河段()
A. | 干流流速缓慢 | B. | 峡谷险滩广布 |
C. | 支流短小急促 | D. | 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 |
4.图中20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太阳辐射 | B. | 洋流性质 |
C. | 距海远近 | D. | 地形差异 |
图表示2000-2005年间我国各省(市、区)省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是当地()
A. | 收入水平高 | B. | 远离东部 |
C. | 人口数量少 | D. | 经济落后 |
2.图中B点代表的省(市、区)在1954-1984年间是我国唯一的人口迁入迁出平衡地区,也是目前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该地区典型的农作物是()
A. | 棉花 | B. | 甜菜 |
C. | 橡胶 | D. | 青稞 |
3.图中能够反映的省际人口迁移状况是()
A. | 迁入率最大值小于迁出率最大值 | B. | 净迁移率小于-5%的省(市、区)多 |
C. | 净迁移率大于10%的省(市、区)少 | D. | 说有省(市、区)的迁入率均大于迁出率 |
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 | 居住用地 | B. | 工业用地 |
C. | 道路用地 | D. | 绿地用地 |
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 | 改善居住条件 | B. | 发展高技术工业 |
C. | 加强交通建设 | D. | 美化城市环境 |
图为经纬网图。图中A点位于南纬68度,AB为晨昏线的一段;此刻,北京处于白昼;近期,C地日出时刻越来越早。据题设条件回答下列各题。
1.此刻,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 | 圣保罗 | B. | 华盛顿 | C. | 开普敦 | D. | 莫斯科 |
2.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 该日,大约在7月中旬 |
B. | 该日,C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
C. | 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
D. | 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白昼比塔斯马尼亚岛长 |
表为四地气温、江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 | 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 B. | 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
C. | ③--大兴安岭西侧 | D. | ④--西经130度附近 |
2.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 | 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 B. | 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
C. | 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 D. | 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
3.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 B. | 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C. | 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 D. | 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