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量程为1V,内阻Rv约900Ω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电流表改装而成的,现要测量它的内阻,并对它进行校对.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可供选择的器材:
A.待测电压表 |
B.标准电压表(量程1V) |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00Ω,额定电流0.1A |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1A |
E.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0.1Ω
F.电阻箱:最大阻值99.9Ω,阻值最小改变量0.1Ω
G.电池组:电动势为3V,内阻约1Ω
另外还有导线、开关若干.
(1)为了用半偏法测量该电压表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两种电路,如图甲、乙所示.要使测量较精确,应选择____________电路.在仪器的选择上,除了电池组、导线、开关和待测电压表之外,还应从提供的器材中选择_______________(用器材前的序号字母表示).用上述方法测出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RV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电压表内阻真实值.
(2)在对该电压表进行校对时,这位同学已经选好了实验器材,如图所示.若要求对电压表的每一个刻度都要进行校对,请你画出该实验的原理电路图,并将这些器材连接成测量电路,最后在滑动变阻器上方标出所选器材的序号字母.
如图所示,铅盒内放有某种具有放射性的矿物,开始时其中有、
两种放射性元素同位素原子核.其中
会自发的放出某种粒子x后变成
并不再变化,
发生6次α衰变和4次β衰变后变成一种稳定的原子核y.由于碰撞和其他原因,粒子x和α、β粒子从铅盒的小孔射出时的速度可以在一个很大的范围内变化.这些粒子射出后由小孔O,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进入一个电磁场共存的区域,其中电场强度大小E1,方向水平向左,磁感应强度大小B1,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部分粒子能沿直线由小孔
射出,由A点垂直磁场、垂直于边界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2,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在粒子初速度方向上的宽度为d,垂直初速度方向足够大.在磁场的边界上铺有一层感光底片从
射入的粒子最终打在1、2、3三点.设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α粒子质量为7200m.求:
(1)粒子x是什么?写出变化成
的核反应方程;原子核y是什么?
(2)试通过计算说明打在1、2、3三点的分别是什么粒子.
(3)2点到正对面B点的距离是多少?
(4)若要三种粒子均不打在感光底片上,磁感应强度B2的最小值为多少?
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如图所示,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匀变速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
(1)乙在接力区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甲多远时起跑?
如图所示,A、B气缸的长度均为60 cm,截面积均为40 cm2,C是可在气缸内无摩擦滑动的、体积不计的活塞,D为阀门.整个装置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原来阀门关闭,A内有压强PA = 2.4×105 Pa的氧气.B内有压强PB = 1.2×105 Pa的氢气.阀门打开后,活塞C向右移动,最后达到平衡.(假定氧气和氢气均视为理想气体,连接气缸的管道体积可忽略,环境温度不变)求:
(1)活塞C移动的距离及平衡后B中气体的压强;
(2)活塞C移动过程中B中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如图所示的光电管实验当中,当用波长300.0 nm的光照在K上时,电流表有示数。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读数为3.0 V时,灵敏电流表读数为零.改用波长150.0 nm的光照在K上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读数为7.1 V时,灵敏电流表读数为零.求:普朗克常量和K的逸出功.()
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从A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作匀减速运动,最后停止于C点,已知AB =" 4" m,BC =" 6" m,整个运动历时10 s,求分别在AB和BC运动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