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格律上看,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又叫古风,它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在字数、句数、押韵和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律诗和绝句就是常见的近体诗形式。 |
B.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王勃的《滕王阁序》即是骈文。 |
C.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较高的作家,他善于借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细心刻画,寄寓真情,读来真切生动,回味无穷,《项脊轩志》即是其代表作。 |
D.苏轼的散文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写下了不少精美的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类文章,如《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学校最近组织了许多迎新活动,很多同学蠢蠢欲动,希望能够一展身手。 |
B.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被他们那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
C.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
D.蔚蓝水世界——中国古代早有“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的说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理念催生了这个蓝色“方盒子”。“水立方”的阴柔秀美,与一旁阳刚壮美的“鸟巢”相形见绌。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廖廓(líao)笙箫(shēnɡ)督亢(hánɡ)挥斥方遒(qiú) |
B.长蒿(ɡāo)峥嵘(rónɡ)逶迤(wěi)百舸争流(ɡě) |
C.忤视(wǔ)颓圮(qǐ)瞋目(chēn)切齿拊心(fǔ) |
D.萧瑟(sè)奇葩(pā)扼腕(è)嘉言懿行(yì) |
将下列句子重排列,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此,中国南北园林各有特点。
②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应该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
③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生活。
④比如,江南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的最好例子。
A.②③④① | B.②①④③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现京剧艺术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并以此推动弘扬民族文化运动向前发展。 |
B.在初中教学中,由于淡化语法知识,使不少学生对于基本的句子成分印象不深,导致在高考备考阶段对这一知识板块需要重新抓牢夯实。 |
C.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
D.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地达到顶峰,实现了对生命极限的又一次挑战。 |
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但是大家对此评价并不高,认为实在是差强人意,有很多需要修改的地方。 |
B.此次,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古志鑫,其他人反而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
C.由于这家企业管理松散,工人责任心不强,工作没有积极性,上班迟到早退现在已经蔚然成风。 |
D.高三期间,适当记忆一些典型例题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解题时就可以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从而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