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936年2月24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它刊登了当时解决远东危机的四大关键“元首”的照片:日本天皇、满州溥仪、斯大林、蒋介石。下列关于当时时局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助长了日本侵略的气焰 |
B.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 |
C.在日本扶植下溥仪称帝,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和侵华基地 |
D.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利于解决民族危机 |
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侵略,最早进行武装抵抗的国家是:
A.埃塞俄比亚 | B.西班牙 | C.中国 | D.波兰 |
罗斯福新政措施中直接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 B.通过工业复兴法 |
C.调整农业的政策 | D.推行“以工代赈” |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倡议,但结果是国联为英法所控制,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以下解释最正确的是:
A.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英法 | B.西欧仍具有与美国抗衡的实力 |
C.英日同盟在远东牵制了美国 | D.国内的种族矛盾削弱了美国的实力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而新成立的国家是:
A.捷克斯洛伐克 | B.罗马尼亚 | C.波兰 | D.保加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