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论语》中的有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11.1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7)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6.4)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2.10)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16) 
⑴结合上述材料,在孔子看来,要识一个人,至少要看他哪些方面?
⑵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谈谈你对孔子识人的观点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小题。
听 筝( 柳中庸 )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筝,拨弦乐器,相传为秦人蒙恬所制,故又名“秦筝”。
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诗歌后三联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筝声中蕴含的“悲怨”之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统观全词,“心事”主要指的是什么?
(2)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琅琊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⑴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⑵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文后题目。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明人郎瑛认为“既云‘梨花淡白’,又云‘一株雪’,重言相犯”,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惆怅东栏一株雪”中“惆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