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雌(XX)雄(XY)异株植物,其叶形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控制。现有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
亲代表现型 |
子代表现型及株数 |
||
父本 |
母本 |
雌株 |
雄株 |
|
1 |
阔叶 |
阔叶 |
阔叶234 |
阔叶119、窄叶122 |
2 |
窄叶 |
阔叶 |
阔叶83、窄叶78 |
阔叶79、窄叶80 |
3 |
阔叶 |
窄叶 |
阔叶131 |
窄叶127 |
有关表格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根据第1组实验,可以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B.根据第3组实验,可以判断两种叶形的显隐性关系,确定叶型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
C.用第2组的子代阔叶雌株与阔叶雄株杂交,后代性状阔叶与窄叶的分离比为3︰1 |
D.用第1组子代的阔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后代窄叶植株占1/2 |
使用农药后,某种农业害虫种群抗药性增强,而越冬后存活的大多是对农药敏感的个体。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敏感性的个体在冬季能大量繁殖 |
B.害虫的基因频率不会因自然选择而变化 |
C.农药的选择作用与低温的选择作用相同 |
D.抗药性的个体不耐低温 |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 B.b和a | C.b和c | D.c和b |
马和驴的后代是骡,下列对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骡是单位体 | B.骡是三倍体 |
C.骡不是一个新物种 | D.骡的出现说明马和驴无生殖隔离 |
若人胚胎发育处于囊胚期的一个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可能是
A.复制出现差错 | B.发生过交叉互换 |
C.联会发生紊乱 | D.发生了自由组合 |
右图所示细胞为某杆物体体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的图像,据图分析该植物属于
A.二倍体 | B.单倍体 | C.三倍体 | D.多倍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