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体现细胞与细胞之间功能差异的是( )
A.细胞核的大小和数量![]() |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
C.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
D.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
在2000年调查人类的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时,发现大约每万人中有1个患病,关于此事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每万人中约有100人的基因型为Aa |
B.a的基因频率是万分之一 |
C.分析A或a的基因频率,应以个体为研究单位 |
D.已知基因型为aa的人一般不能活过15岁,则人群中a基因频率会逐步下降 |
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的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枯萎病的金茶花与原金茶花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C.为了保证金茶花植株抗枯萎病,只能以受精卵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将来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
下面是科学家探明基因的历程:
①1866年门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
A.①假说一演绎法②假说一演绎③模拟推理 |
B.①假说一演绎法②模拟推理③模拟推理 |
C.①假说一演绎法②模拟推理③假说一演绎法 |
D.①模拟推理②假说一演绎法③模拟推理 |
下列哪项形成了新物种()
A.二倍体的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
B.桦尺蠖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
D.克隆多莉羊 |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①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或只含有一条染色体
②一个体细胞中的两个染色体组之间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一定相同
③秋水仙素作用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使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染色体中DNA的核苷酸的数量、种类和序列三者中有一个发生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变异
⑤基因重组可产生新的基因,从而出现新性状
A.5项 | B.4项 | C.3项 | D.2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