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为杭州八卦田遗址,在其南入口处今设一景墙浮雕,上刻南宋皇帝举行亲耕仪式、行籍田之礼的整个场景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皇帝行籍田典礼的规模浩大隆重且气氛庄严肃穆。(注:八卦来源于《易经》后也成为道家(教)的象征)这反映了南宋统治者 ( )
①思想上提倡心学以“正君心”
②政治上带有儒家与道家思想兼杂的特色
③经济上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2008年1月20日法国最后一名“一战”老兵辞世,引来了全球媒体关注。与此相比,2008年1月25日,德国最后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却走得很安静,德国《世界报》在讣告中这样写道,输掉战争者在“自我怜悯与自我否定中隐藏,乐意被忘记”。关于“一战中,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体失败的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实力处于明显劣势;②作为非正义一方,失道寡助;
③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④内部矛盾不断尖锐。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 )
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 B.美国经济全面繁荣 |
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
有两位同学参加了一次夏令营,他们参观了福熙车厢,甲同学向乙同学介绍了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
②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
③德、奥军队战略上的失误
④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一战中,对1916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德军速决战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 B.双方的制海权发生重大变化 |
C.协约国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 | D.美国的参战加速了一战的结束 |
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
A.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 B.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C.为了保卫国家的和平和民主 |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