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14 000件展出品中包括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这些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像力。在下列选项中,最符合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在英国举办的政治前提是 ( )
A.较早地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统治 |
B.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即成为“世界工厂” |
C.拥有广大的殖民地 |
D.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较早 |
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
①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② 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③ 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④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联邦政府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下列与这一说法相关的外交政策是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B.推行不结盟政策 |
C.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临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关注。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应是
A.亚非万隆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C.布雷顿森林会议 | D.第26届联大 |
有学者在分析淞沪会战的背景时指出,“蒋注视着日人初期在华北之活动,不能不下决心。在这一个月内,他出入于两端:还是决心作战,还是承认中国之积弱不如人。可是主意既决,他着意抗战时,他采取了一项办法,将日人野心所构成的圆滑军事政治体系拖垮。日人满望在北方打,到南方来谈判。蒋选择了一个全民抗战的办法,引导敌人到长江下游他自己方寸之地应战。这区域接近他的内部基地,他的部队已在此集中待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
①淞沪会战前蒋介石曾在战和之间犹豫不决
②蒋介石希望通过淞沪会战挫败日本迅速占领华北的目的
③蒋介石希望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④蒋介石的安排打乱了日军的战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