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由基因型为的个体产生的1000个精子中,有的精子500个,则理论上初级精母细胞中发生交换的比例是(

A. 5% B. 10% C. 20% D. 40%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的体细胞中,除一条X染色体外,其余的X染色体能浓缩成染色较深的染色质块,通常位于间期细胞的核膜边缘,称为巴氏小体。分析错误的是

A.取女性的少许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制片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到巴氏小体
B.巴氏小体的形成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变异
C.对参赛的运动员进行性别鉴定时可采用观察巴氏小体的方法
D.男性的体细胞核中出现巴氏小体,说明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某种生长因子是一种分泌蛋白,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胎肪细胞增殖、分化为脂肪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该生长因子的受体
B.与前脂肪细胞相比,脂肪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C.该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D.内质网、高尔基体参与生长因子的加工与分泌

2013年,在重庆武隆某地下洞穴的水体中发现了一种数量少、眼睛退化的“盲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B.种群密度是限制盲鱼种群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C.洞内水体中溶解氧的增加将提高盲鱼种群的K值
D.盲鱼作为研究进化的材料体现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

γ-氨基丁酸和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与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图2所示效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a+通道,阻碍Na+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B.γ-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Cl-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C.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
D.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2: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