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过去一百多年间,人类一直依赖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来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能源,燃烧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引发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另外,约1/5的温室气体是由于破坏森林、减少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而排放的。要阻止最可怕的暖化灾难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唯一的途径是全人类携手采取最坚决的行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2月16日在从北京飞往哥本哈根,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领导人峰会。温总理说,中国制定的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从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45%的目标,是经过国内八大科研机构专家比较长的时间集体论证形成的,科学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情况。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说明我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体现的哲学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我国能源和资源的总量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却很低。例如,我国人均国土面积0.8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人均草地0.33公顷,人均森林面积0.1公顷,分别为世界人均值的29%、40%、50%、17%;人均原油可采储量2.6吨,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1 074立方米,人均煤炭可采储量89.8吨,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5%、4.5%、50%。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大力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1)运用有关经济常识,说明怎样才能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正确性。
(3)请从依法治国的角度,阐述如何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以凝练的语言精辟地阐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精髓,既重申了中国外交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全方位友好等基本原则,也突出了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讲话指出,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中国主张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简要回答中国外交政策的精髓(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特点)是什么?

2006年上半年,国内许多城市住房价格持续上涨,已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生活和经济稳定。继国务院出台六条措施以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之后,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九部委联合发文,出台十五条细则措施,以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和稳定住房价格。
请运用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作简要说明。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我国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进行了以制造恐怖、暴力事件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一些“东突”组织公开宣扬要通过暴力手段达到分裂的目的。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穆斯林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新疆的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广大穆斯林)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权利,他们是反对恐怖主义的。我们一定要把反对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和民族区分开来。
(1)我国为什么要把反对恐怖主义与特定的宗教和民族区分开来?
(2)我国政府是怎样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

背景材料:《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要拓宽民主渠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
辨题: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全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