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考查一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拔草、治虫;然后排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农民拔草、治虫目的是使能量较多地流向水稻 |
B.搁田时排出的水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
C.搁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
D.焚烧稻秆可促进物质循环,实现能量高效利用 |
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2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链的数目是:
A.48个B.49个C.50个D.51个
细胞学说揭示了: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
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A.细胞壁 | B.细胞质 |
C.细胞膜 | D.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先在低倍境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
C.把视野调亮,图像才清晰; |
D.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
如图表示为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阴影部分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a为“J”型曲线,b为“S”型曲线
③阴影部分的个体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④K值为环境容纳量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