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报道,马尔代夫总统默罕默德·纳西德(Mohamed Nasheed)于2009年10月17日率领其内阁成员,在水中举行内阁会议。据悉,该会议恰好选择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召开,具有深刻含义。回答1-3题。
材料中的“具有深刻含义”是

A.通过该会议可以展示马尔代夫的独特水文景观,从而促进该国旅游经济的发展。
B.为此后即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等各类会议提供一个新的模式。
C.这个水下内阁会议的目的是让世界各国领导人注意全球变暖问题,并且重视全球变暖导致平均海拔不到2米的马尔代夫可能是第一个沉没到水中的国家。
D.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媒体和世界各国领导人更多的关注马尔代夫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柳树树枝提前抽芽                       ④我国西部山地冰雪总量增加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①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②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上升
③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④地表温度年变化减小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图”(图1)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和生态定位图”(图2)。读图回答18-20题。

18.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A.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B.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
C.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D.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带
19.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20.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的是:
A.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 中心城区交通拥挤严重
C.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 中心城区职能趋向合理
16.图中大型商场的布局符合
A. 市场最优原则 B. 交通最优原则 C. 消费最优原则 D. 便民原则
17.从1990年到2008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为了缓解城市地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④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 2005年,该市0~4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A.3% B.6% C.6.2% D.3.2%
12.该城市65-70岁年龄段比重的第一次高峰在
A.2015 B.2025 C.2035 D.2045
13.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A. 青壮年人口的负担逐渐加重 B. 生育率逐渐增加
C. 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 D. 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
14.该城市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在:
A. 2020 B. 2030 C.2040 D. 2050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有一公路沿河兴建。据图回答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总体上是从东北向西南流
B.X、Y、Z、W四地中Z地势最低,靠近河流最适合布局村庄
C.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X、Y、Z、W四地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Z地
D.该地形图中海拔最高地方超过100米
4.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没有人为加固工程,下列四段公路中最容易被流水侵蚀并最后形成河道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我国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16-17题。

16.①、②、③为同一条河流干流形成的三个谷地,从上游向下游的排列顺序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17.该地居民主要分布在()
A.常绿阔叶林分布地区 B.河谷西侧山麓地区
C.山脉西侧山麓地区 D.山脉东侧森林地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