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美洲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判断38-40题。
从图上看,影响北美洲年日照时数最大的地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势很高 | B.地处内陆 |
| 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D.沿岸有寒流流经 |
长日照对该地区哪类农业的发展特别有利
| A.畜牧业 | B.林业生产 |
| C.小麦生产 | D.瓜果、蔬菜生产 |
甲地日照时数相对较少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沿岸有暖流经过 | B.由于天气寒冷 |
| C.全年盛行西风,降水较多 | D.全年在低气压带控制下 |
2015年1月,美国东北部地区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下图为1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等压线a与b的数值大小关系、c处的风向分别为
| A.a>b 东北风 | B.a<b 西北风 |
| C.a>b 东南风 | D.a<b 西南风 |
本次暴雪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主要原因是
| A.多个天气系统的叠加影响 |
| B.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 |
| C.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
| D.五大湖完全封冻,降温作用明显 |
毛竹生长迅速且繁殖能力强,适生的温度为最冷月平均气温4~8℃,年降水量1200~2000mm,最适宜水热搭配盘好、干湿季节明显、四季较分明的地区。读世界竹子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图中最适宜毛竹生长的地区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甲地无竹子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 B.洋流 |
| C.太阳辐射 | D.地形 |
茂盛的竹林和发达的地下茎(在地下水平生长的茎,其上又长出新根和竹芽)系统,可能会使其生长地区
| A.土壤肥力提高 | B.地下水位下降 |
| C.植物物种碱少 | D.地表径流增大 |
图中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MN经度差为120°,此时,晨线交赤道于Q点。当Q点日落时,M的地方时为( )
| A.17:OO | B.18:00 |
| C.20:OO | D.21:00 |
若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则( )
| A.L纬线的纬度减小 | B.海口地面物体正午日影渐短 |
| 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 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 |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处Y2、Y3取得相同的砂岩,Y1、Y4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甲处属于
| A.向斜成谷 | B.向斜成山 |
| C.背斜成谷 | D.背斜成山 |
若在Y2处钻30m.到达该水平面,则在Y4处钻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 A.25m | B.35m | C.55m | D.65m |
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
| 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 |
| 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 |
| 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 |
| 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 |
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
|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 |
| 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
|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