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abc·defghi,中间的“·”代表着丝点。下表表示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2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
B.3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 |
C.4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
D.1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是单细胞原核生物 |
B.早期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只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
C.真核生物的出现是有性生殖出现的前提 |
D.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大量脊椎动物物种爆发式地迅速形成 |
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合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中雌雄比例为2:1。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
A.1/ 11 | B.1/9 | C.7/22 | D.1/4 |
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进化理论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有
A.前者以个体为研究对象,后者以种群为研究对象 |
B.两者都认为生物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
C.两者都认为突变、基因重组是变异的主要来源 |
D.后者认为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
下列四条DNA分子,其末端恰好可以相互黏合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