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8分)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           
(2)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主要原因是F获得的能量除了被自身消耗以及未被利用外,还有部分能量被                所利用。
(3)种群丙在a、d、c、d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期。
(4)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对F、D数量的影响是           
(5)若图l示一农业生态系统,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考察发现:秸秆都是当作燃料,粪便、废水均作为肥料直接施入农田,由此造成                  等不良后果。
针对这一现象,该小组向有关部门建议,利用秸秆生产“再生纤维共混膜”作为地膜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出现的问题。此膜可在自然条件下由图1中的        (填字母)产生的催化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生长再利用。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分,每空2分)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甲病和乙病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以下是他们研究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材料。
材料Ⅰ调查中发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世代相传;乙病的发病率较低,往往是隔代相传。
材料Ⅱ统计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见下表)。

材料Ⅲ绘制甲病和乙病在某一家族中的系谱图(见下图)。(甲、乙病分别由核基因A和a、B和b控制)。
请分析回答:

(1)根据材料Ⅰ和Ⅱ可以推断,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主要理由是
(2)分析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可以得出:
①Ⅰ-3的基因型为,Ⅱ-6的基因型为
②Ⅲ-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③Ⅳ-11患甲病的概率为,只患乙病的概率为。因此,Ⅲ-9和Ⅲ-10若生育性后代,其患病的可能性会更低些。
(3)若该地区的某对表兄妹(都表现正常)婚配,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将增加,其原因是

(9分,每空1分)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所表示的四个过程依次分别是
(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用图中的字母回答)
(3)能特异性识别信使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后者所携带的分子是
(4)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途径有(用类似本题图中的形式表述):
;②

(9分,除4题外,每空1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A)对矮秆(抗倒伏)(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

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
(2)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
(3)上述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目标品种的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一块高秆(纯合子)玉米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玉米。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3分)


(12分,每空1分)完成概念图。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生物学家在实验室以少量样品制备大量DNA的生化技术,反应系统中包括微量样品基因、DNA聚合酶、引物、4种脱氧核甘酸等。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循环反应的模板,其过程如图所示:

(1)为什么通过此反应产生的DNA与样品完全一样?
(2)每次此循环反应完成时产生两分子DNA,如果该DNA样品有1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上碱基A:G:T:C:1:2:3:4,则五次循环后将产生多少个___________ DNA,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_________个。
(3)指出此过程与转录过程除产物、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外的三个不同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