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c(HCN)<c(CN-) | B.c(Na+)<c(CN-) |
C.c(HCN)-c(CN-)=c(OH-) | D.c(HCN)+c(CN-)=0.1mol·L-1 |
下列相关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作“钡餐”的物质主要成分是硫酸钡 |
B.采用催化设施,将汽车尾气中CO和NO转化为无害气体 |
C.常温下,可以用铁制容器来盛装冷的浓硫酸 |
D.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
以下每个选项中的两组物质都能反应,且能放出同一种气体的是( )
A.铜与稀硫酸,铜与浓硫酸 |
B.铁与稀硫酸,铁与浓硫酸 |
C.硫化钠与稀硫酸,亚硫酸钠与稀硫酸 |
D.硫化钠与稀硫酸,硫化钠与稀盐酸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
现象或操作 |
解释及结论 |
A |
将胆矾放入坩埚中加热脱水,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
胆矾晶体易失结晶水 |
B |
苯酚中滴加溴水有白色沉淀 |
苯酚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
C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 |
D |
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
此位置指示的是被蒸馏物质的沸点 |
如图是某煤发电厂处理废气的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
B.装置内发生的反应有化合、分解、置换和氧化还原反应 |
C.整个过程的反应可表示为:2SO2+2CaCO3+O2![]() |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废气处理是否达标 |
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组合是( )
①活性炭;②氯水;③二氧化硫;④臭氧;⑤次氯酸钠;⑥双氧水
A.①②④ | B.②③⑤ | C.②④⑤⑥ | D.③④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