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雾凇通称“树挂”,其形成过程是:空气中湿度比较大,白天的气温比较高,空气中的水分在白天形成雾,而接近晚上,随着气温的降低,雾气和水汽遇凝华在枝叶上形成冰晶。请判断:
雾凇已成为非常宝贵的气候旅游资源,在我国最著名的观赏地是  (   )

A.大连市 B.沈阳市 C.吉林市 D.哈尔滨市

在著名的雾凇的观赏胜地,由于形成雾凇的原因比较特殊,因此,当地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其中“晨看挂”的原因是(   )

A.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
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
C.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
D.日出前后,由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等高线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下图回答下题。

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全年平均气温高 B.大气降水较多
C.纬度和海拔都高 D.土壤发育程度低

这种资源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序号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关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处于中低纬度 B.多濒临海洋
C.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其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

A.⑤—湿热 B.⑥—干热 C.⑦—干旱 D.⑧—高寒

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游牧活动(  )

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读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题。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最终注入()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孟加拉湾

湄公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湄公河口附近海域的盐度较小的月份是()

A.2月 B.4月 C.8月 D.10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