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是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房屋的景观地图,右图是根据左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据此回答:图中区域的林木覆盖率约为 ( )
A.5% | B.10% | C.11% | D.22% |
图中有关地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河流由南向北流 | B.河流由北向南流 |
C.三种地物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林地 | D.房屋在河流的西岸 |
读右图回答15—17题:右图中③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采掘工业 |
B.钢铁工业 |
C.电视机装配工业 |
D.制糖工业 |
工业生产活动中,最可能有地域性特点的是哪一类工业: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③的位置移向⑤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
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 |
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
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 |
图1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大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1回答12~14题: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37.6︰17.4︰45.0 |
B.31.6︰30.5︰37.9 |
C.15.5︰24.5︰60.0 |
D.37.6︰24.5︰37.9 |
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珠江三角洲历史上以桑基鱼塘闻名全国,并且是我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大蚕桑基地之一、最大蔗糖基地。近年来,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9题:珠江三角洲形成“桑基”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低平,河流众多,水网稠密 | B.气候高温少雨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D.具有肥沃的红壤 |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
A.农区牧业基地 | B.商品棉生产基地 |
C.商品粮生产基地 | D.出口创汇农业 |
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位面积产量低,但商品率较高 | B.科技水平高 |
C.灌溉便利,水利工程量小 | D.机械化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