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集体农业的痕迹,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消失”的原因应是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进行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对于16世纪的西班牙,某学者这样形容:“犹如一张巨人之口,吞进并咀嚼食物,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而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 )

A.还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B.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C.没有发生“商业革命” D.失去其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明清之际,中国画一代宗师朱耷题画并赋诗一首:“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权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下列最体现此特点的绘画作品是( )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清明上河图》 D.《牡丹礁石图》

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

A.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康熙年间,广州的饮食、服饰和娱乐等方式在全国处于引领潮流的地位,时人称为“粤样”。广州这一地位形成的基础是( )

A.工商业发达 B.是唯一的外贸港口
C.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D.资产阶级壮大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