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

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

A.峰值均出现在4-6月 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 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大

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 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
C.地中海沿岸温和湿润 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

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

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
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 D.三峡工程的建设降低了长江的航运能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勘测设计到开工建设,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被称之为“钢铁露天路”,备受世人瞩目的青藏铁路于10月15日在拉萨火车站举行贯通典礼仪式。预计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据此回答24—25题。
24.青藏铁路建设的意义是(   )
A.促进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B.扩大长江三角洲工业区的经济腹地
C.加快西藏油气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和输出
D.合理布局全国铁路网
25.地形地貌条件是决定青藏铁路选线的重要因素,青藏高原的中部地区和东南边缘地带地貌的差别主要有(   )
A.青藏高原中部戈壁广布,东南边缘地区石峰林立
B.青藏高原中部有溶洞分布,东南边缘地区地下暗河典型
C.青藏高原中部的河谷宽浅,东南边缘地区的河谷狭深
D.青藏高原中部冰川侵蚀地貌广布,东南边缘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典型

北京时间2003年12月30日3时许和2004年7月25日15时5分,我国“双星计划”的人造卫星“探测一号”和“探测二号”分别在西昌、太原两个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双星计划”是我国科学家提出的首个国际空间合作探测计划,“探测一号”卫星主要对赤道附近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探测二号”卫星主要探测极地上空的空间环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22-23题:
22.下列有关我国在西昌建立卫星发射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昌并不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基地
  B.基地位于高海拔地区,经常万里无云,天气晴朗,具有最佳的发射条件
  C.基地处于较低纬度地区,距赤道近,有利于火箭较快进入轨道,节省燃料
D.每年夏半年是西昌卫星基地的最佳发射季节
23.有关“探测一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公转角速度为150/小时
  B.它的公转线速度与地球赤道上某点的自转线速度一样
  C.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恒星日
  D.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8月12日晚八点钟,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的中心,在浙江温州一带登陆。读台风“云娜”移动路线图,回答21题。

21.有关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多形成于赤道洋面
B.西北太平洋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
C.越往台风中心,风力越强,降雨强度越大
D.台风能引起海啸和暴风雨

8月12日晚八点钟,今年第14号台风“云娜”的中心,在浙江温州一带登陆。读台风“云娜”移动路线图,回答20—21题。

20.12日2时台北吹()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甲图是某个国家二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动示意图,乙图是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回答14-16问题:


14.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该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典型的(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15.根据甲图所示的人口变化趋势判断,今后该国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
A.鼓励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B.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势头
C.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D.减少劳务输出人员的数量
16.在乙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年龄构成情况能够与该国1995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情况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