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
A.a和b处 | B.a、b和c处 |
C.b、c、d和e处 | D.a、b、c、d和e处 |
丝瓜是单性花,一同学用正常的丝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做法是:①1号花开放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给雌蕊柱头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②2号花开后人工授粉。此实验的缺陷是()
A.2号花没有套纸袋 | B.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
C.2号花没有涂生长素 |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 |
已知突触小体释放的某种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抑制。能正确表示突触后膜接受该种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兴奋的传导方向的图示是()
所示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
②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
③其数量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
④其数量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有关“S”曲线叙述正确的是()
A.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
B.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
D.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
一个新的物种进入某地后,其种群数量变化,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先呈“S”型增长,后呈“J”型增长 |
B.先呈“J”形增长,后呈“S”型增长 |
C.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保持稳定 |
D.K值是环境条件允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