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细胞外液构成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是(   )

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基酸 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能对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起抑制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
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扩散
C.“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
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为了使番茄的口感更好,农业专家研究尝试了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B.与受精卵染色体数目一样
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

对果树进行压条时,需要把压条树皮环割一圈,环割后剥圈以下的侧芽会迅速发育成侧枝,这是因为

A.剥圈以上顶芽不会再产生生长素 B.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升高
C.剥圈以下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D.剥圈以上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降低

神经细胞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过程中,发生了机械刺激(或其他刺激)转变为电信号、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和化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等变化。上述这些转变依次发生在( )。

A.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B.刺激部位、突触前膜、突触后膜
C.刺激部位、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D.刺激部位、突触小体、突触后膜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和乙烯分别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燕麦幼苗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有关
C.茎的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弯曲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作为除草剂的2,4—D是一种植物激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