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该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
B.民主运动提高妇女政治地位 |
C.欧洲妇女审美观的显著改变 |
D.女权运动已深入到服饰领域 |
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段材料说明了在近代中国
A.列强商品输出靠中国商人经营 | B.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 |
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 | D.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
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
“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洋务运动 | B.维新变法运动 |
C.义和团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1522年9月6日,某国国王举行褒奖仪式,特地制作了一个地球仪,赠送给生还的18位勇士,说:“你们第一个拥抱了地球。”该国王褒奖勇士的原因是他们
A.最早绕过非洲最南段,开辟了前往东方的航道 |
B.横跨三大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
C.第一次达到印度,开通了欧亚之间的海上航路 |
D.四次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开辟了欧美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