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
A.鉴往知来 | B.贯通古今 | C.厚今薄古 | D.以古讽今 |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严格的等级关系 | B.嫡长子拥有继承特权 |
C.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 D.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
有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的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A.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 B.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 |
C.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 |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时 |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 )
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 |
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
《全球通史》叙述道:“……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已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材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 B.世界新格局形成 |
C.多极化趋势出现 | D.区域集团化发展 |
《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
C.象征六国的合作 |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