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分田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其中“离土不离乡”为我国的农民致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
C.发展乡镇企业 D.进城打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 这里的“退到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是指( )

A.进一步发展国营经济 B.国营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
C.恢复和发展私营经济 D.国家政权积极干预国民经济

1912年初,南京临时政府令: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材料可以说明( )

A.民国沿用清朝审判制度 B.临时政府政令不为民众知晓
C.司法部门不执行政府政令 D.新文化运动发生有其必要性

鸦片战争前,在外交文书的问题上,中英之间有着长期的冲突,清政府坚持用“禀”“谕”的体制(英国官员用下对上的“禀”,清政府官员用上对下的“谕”),而英国主张用平行的照会文书。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之间“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这个变化反映出( )

A.中英两国开始平等交往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C.传统的华夷观受到冲击 D.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涌现

1876 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翻阅当时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番茶馆” 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这表明( )

A.中国饮食文化在碰撞中渐变 B.西式餐饮渗入中国普通百姓家
C.西餐经营由洋人变为中国人 D.中国餐饮行业营销手段西方化

中国通商银行创办于1897年,是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总行第一任大班是曾在汇丰银行任职数十年的英国人美德伦。该行创办时的主要投资者多是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该银行的创办和经营( )

A.有利于洋务企业的转型和发展 B.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便利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