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忆秦娥  娄山关 》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忆秦娥   娄山关    1935年2月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烈”,猛烈,劲厉。“长空”,广阔的天空。“霜晨”,有霜的清晨。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咽”本意是声音因梗塞而不顺畅,这里用来描写军号声在清晨的寒风中听起来时断时续,呜呜咽咽。“咽”在这里读“yè”。
C.“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雄伟险要的关口,这里指娄山关。“漫道”,不受约束地说,随便地说。“真如铁”,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
D.“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意是革命遭受挫折,在遵义会议以后,革命斗争要从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楼月
白居易
嘉陵江曲曲江池,明月虽同人别离。
一宵光景潜相忆,两地阴晴远不知。
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望君时。
今朝共语方同悔.不解多情先寄诗。
【注】本诗为白居易给元稹的赠答诗,时元稹在外任职,曾作七律《江楼月》寄白居易。
诗中为什么既说“明月虽同”,又说“两地阴晴”?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第三联的妙处。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5分×2=10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注】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
春天应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季节,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第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

下面一首《临江仙》,选自《水浒传》第11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阅读后按题意填空。(2分×2=4分)
临江仙
闷似蛟龙离海岛,愁如虎困荒田,悲秋宋玉泪涟涟。江淹初去笔,项羽恨无船。
高祖荥阳遭困厄,昭关伍相忧煎,曹公赤壁火连天。李陵台上望,苏武陷居延。
这首词大量铺陈,写尽林冲初上梁山,在白衣秀士王伦严限日期紧逼“投名状”时的窘境,写尽了林冲的愁闷心怀。前两句运用了①___的修辞手法,写豹子头林冲的时乖命蹇,贴切而又形象。后面八句运用了②___的修辞手法,借历史上名人(帝王、武将、文臣、文人骚客等)的多舛命途,写出此时林冲的遭遇,很有历史内涵,发人深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念奴娇•登石头城①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②,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萨都剌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简要分析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