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等地区。
(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
(3)下面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_。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5)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___________造成的。
下面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县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农村生活用能构成资料,以及“农业开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1某县土地利用构成
耕地 |
林地 |
草山草坡 |
湖泊 |
其他 |
|
1976年 |
45.2% |
4% |
8% |
2% |
40.8% |
1996年 |
30.8% |
14% |
20.3% |
10.8% |
24.1% |
表2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
秸秆 |
薪柴 |
煤炭 |
沼气 |
小水电 |
其他 |
|
1976年 |
50.3% |
32.4% |
10.3% |
0.5% |
0.8% |
5.7% |
1996年 |
20.5% |
10.8% |
15.4% |
35.3% |
15.2% |
2.8% |
(1)该县1996年与1976年相比,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建立了与当地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生态系统,试分析其变化特点及原因。
(2)该地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为此必须首先解决农民的生活能源问题。试分析解决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县农业开发过程中,建立起_________生产体系,该体系(示意图)土地利用结构以____________为主,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4)有利于南方低山丘陵区资源进一步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社会资源)有哪些?
读下图,回答问题。
(1)C处在整个土地利用中处于___________地位;E处发展的方向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D处可发展哪些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
(2)A、D的生态意义具体表现为:A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3)此种农业从布局上可称为,南方低山丘陵区除千烟洲外,其他地区可否建立同类模式?_____________。借鉴千烟洲经验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江西省水土流失面积的增长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说明我国南方地区________严重,不少地区已引发了_________全面恶化。
(2)这说明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__________关系日趋紧张。
(3)简要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及造成的危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农业生产的模式叫做___________模式,这一模式遵循了_________的原则,对_____________进行了综合治理与开发。
(2)图中A代表的是___________,在这可以种植__________,B代表的是_________,可以养殖____________等。
(3)这种模式与珠江三角洲的___________农业均为_____________生态农业。
读下图,回答问题。
(1)河流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A、B、C三河流中,塑造黄淮海平原的主力是__________。
(3)黄淮海平原高产田主要分布在_______,中、低产田集中分布在_______和_______地区。
(4)绘出黄淮海平原的大致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