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硫酸亚铁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商品名为莫尔盐。可由硫酸亚铁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铵,一般硫酸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形成莫尔盐后就比较稳定了。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水)如下表:

温度/℃
10
20
30
40
50
70
(NH4)2SO4
73.0
75.4
78.0
81.0
84.5
91.9
FeSO4·7H2O
40.0
48.0
60.0
73.3


(NH4)2SO4•FeSO4•6H2O
17.2
26.4
33.0
46.0


(一)  实验室制取少量莫尔盐的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加入10%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简述其除去油污的原理                                                              
(2)将(NH4)2SO4与FeSO4混合后加热、浓缩,停止加热的时机                        
(3)步骤4中析出的晶体不含(NH4)2SO4和FeSO4的原因是                     ,理论上制得的莫尔盐的质量为         
(二)称取两份质量均为1.96g的该硫酸亚铁铵,制成溶液。用未知浓度的KMnO4酸性溶液进行滴定。
(1)滴定时,将KMnO4酸性溶液装在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试写出该滴定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___                                            __
(2)判断该反应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                                     
(3)假设到达滴定终点时,用去V mL KMnO4酸性溶液,则该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为         mol/L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某同学为了验证海带中含有碘,拟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⑴第1步:灼烧。操作是将足量海带放到灼烧成灰烬。A.试管 B.瓷坩埚
⑵第2步:Iˉ溶液的获取。操作是将灰烬转到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用充分搅拌,煮沸,。(填操作名称)
⑶第3步:氧化。操作是依次加入合适的试剂。下列氧化剂最好选用。(填代号)A.新制氯水 B.H2O2 C.KMnO4溶液理由是
⑷第4步:碘单质的检验。操作是取少量第3步的溶液,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海带中含碘。

“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浓硫酸的作用是:①;②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目的是
防止
(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下图所示为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乙醇催化氧化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未画出)。

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为78℃),B为绕成螺旋状的细铜丝或银丝,C为无水CuSO4粉末,D为碱石灰,F为新制的碱性Cu(OH)2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为(填仪器或某部位的代号)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气化成乙醇蒸气,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3)检验乙醇氧化产物时F中的实验现象是
(4) E处是一种纯净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5)写出乙醇发生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草酸)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快慢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0 mol· L—1、0.0010 mol· L—1,催化剂的用量可选择0.5 g、0 g,实验温度可选择298 K、323 K。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 mL、H2C2O4溶液(0.10 mol· L—1)的用量均为2 mL。
(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催化剂的用量 / g
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298
0.5
0.010
a. 实验①和②探究酸性KMnO4溶液的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实验①和④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某同学对实验①和②分别进行了三次实验,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实验编号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t / min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14.0
13.0
11.0

6.5
6.7
6.8

则实验②中用KMnO4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