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日本海外投资分布图。读图分析:
(1)日本在北美和西欧有大量的投资,其原因是。
(2)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投资主要原因是。
(3)日本在拉美地区投资是因为。
(4)日本在西亚与北非地区投资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5)日本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投资很少是因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环境影响费用=氮素渗漏损失费+渗漏水对环境影响费。
(1)有人认为:图示区域内出产的稻米含糖量明显高于浙江生产的稻米。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2)依据图1中棉花种植的区位,推测棉花的生长习性。
(3)根据材料1及图2、图3,分析说明过度灌溉棉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国正在建设的四大工程,在促进西部大开发、资源大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读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四大工程中属于能源调配的是(多项选择题)
①西气东输②南水北调③西电东送④青藏铁路
四大工程中,所经过的地区全部位于同一地形区的是工程。
四大工程中,沿线气候变化最显著的是工程。
(4)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危害 |
C.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 |
D.减轻淮河的水污染状况 |
(5)四大工程中,对上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有积极意义的工程是和工程 ,这些工程的建成对上海的积极影响有。
(6)我国东西部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四大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我国东西互补、南北相济、资源共享,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中的矛盾关系。你认为还有哪些措施可以解决东、南部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
阅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优势,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有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工业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1)广州、麻涌、东莞三个城镇的等级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2分)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镇的优势条件。(3分)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4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工业发展阶段判别标准。
指标 |
工业化 初期 |
工业化 中期 |
工业化 后期 |
后工业 化时期 |
人均GDP (美元) |
728~ 1 456 |
1 456~ 5 460 |
5 460~ 13 104 |
13 104 以上 |
2009年广东省各地带人均GDP
指标 |
山区 |
东翼 |
西翼 |
珠江三 角洲 |
全省 平均 |
人均GDP (美元) |
2 441 |
2 442 |
2 754 |
9 855.2 |
5 965 |
材料2:下图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示意图”。
(1)根据材料1分析,广东省大致处于工业化______阶段,珠江三角洲处于工业化__________阶段,东西两翼及山区处于工业化__________阶段。广东省内的工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__________。(4分)
(2)你认为广东省实施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战略,将对广东省产业结构、产业分工、
生态保护三方面带来哪些有利影响?(6分)
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将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优势农产品名称填在表中。(4分)
区域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甲 |
||
乙 |
(2)说明近年来甲图中A、B区域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4分)
(3)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解决措施是什么?(4分)
(4)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农业的发展,有哪些明显的区位优势?(4分)
(5)到2012年底,我国粮食生产已经“九连增”,你认为下列符合粮食增产方式的途径有(多项选择题)
A. 大幅度扩大耕地面积
B.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C. 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退湖还田
D.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E. 大范围改造湿地,排干沼泽,变湿地为耕地
F. 培育良种,发展面向市场的产品
G. 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