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和”字的转换.从篆体到宋体,让大家印象深刻。“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和谐”的意思。《 国语· 郑语》 记述了史伯关于“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若以同掉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包含的哲理是( )
| A.矛盾的普遍性 | B.实践决定认识 |
| C.一切从实际出发 | D.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 |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 A.科学发展观 | B.抗洪抢险精神 | C.社会主义荣辱观 | D.沪杭高铁 |
下列关于朴素唯物主义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质上是正确的②其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③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有其局限性④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对天体的演变,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朱熹认为:“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这两种观点的分歧体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 B.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
|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 |
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则这种观点属于()
| A.不可知论 | B.形而上学 | C.唯心主义 | D.唯物主义 |
2010年5月18日,国务院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决定废止有关食品质量免检制度。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其内容包括()
①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②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④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④ |